400-6688-773
美行思远艺术留学
美行思远>艺术资讯>留学指南>DeepSeek大胆预言:未来10年,创意艺术专业不会“被失业”!?

DeepSeek大胆预言:未来10年,创意艺术专业不会“被失业”!?

来源:美行思远时间: 2025-02-28 13:01 阅读: 免费留学咨询电话:400-6688-773
申请国家:美国
  •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法国
  • 其他
申请专业:服装设计
  • 服装设计
  • 交互设计
  • 平面设计
  • 景观设计
  • 建筑设计
  • 室内设计
  • 工业设计
  • 插画设计
  • 动画
  • 纯艺术
  • 珠宝设计
  • 摄影
  • 城市规划
  • 多媒体设计
  • 时尚买手
  • 纺织品设计
  • 绘画
  • 其他
申请学历:本科
  • 本科
  • 研究生
  • 其他
目前最高学历:高中
  • 初中
  • 本科
  • 研究生
  • 大专
  • 中专
计划出国时间:2024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在AI 爆火的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代替了一部分人的工作,甚至在前几天还出现了AI公务员的新闻。

AI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AI替代,从而失业。那在AI如此“火热”的夹击之下,什么专业能够不被AI所取代?

今天我们就邀请当下爆火的deepseek“选手”帮我们做一下预测呀,一起来看看它的答案~

01

哪些专业不会被替代?

在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传统职业可能会受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影响,那有没有在未来10年内不会被AI所替代的专业呢?我们请deepseek预测一下。

以下是deepseek预测的在未来10年内相对较难被AI完全取代的专业:

1.创意与艺术类

艺术家、设计师、作家、音乐家:创意工作依赖于人类独特的情感、审美和想象力,AI虽然可以辅助创作,但难以完全替代人类的原创性和艺术表达。

影视导演、编剧:影视创作需要深刻的文化理解、情感共鸣和叙事能力,这些是AI目前难以复制的。

2.医疗与健康类

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虽然AI可以辅助诊断,但复杂的医疗决策、手术操作以及患者沟通仍需要人类的专业判断和情感支持。

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心理健康领域需要高度的同理心、情感理解和个人化关怀,AI难以完全替代。

3.教育与培训类

教师、培训师: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以及情感支持,这些都需要人类的参与。

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需要针对学生的特殊需求进行高度个性化的教学,AI难以完全胜任。

4.社会服务与人际关系类

社会工作者、社区服务人员:这些工作需要与不同背景的人群互动,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依赖人类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尽管AI可以优化招聘流程,但员工关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需要人类的情感和判断。

5.法律与伦理类

律师、法官:法律实践需要对复杂情境的判断、道德权衡以及人际沟通,AI可以辅助法律研究,但难以替代律师的综合能力。

伦理学家、哲学家:探讨人类价值观、道德和哲学问题需要深刻的人文思考和批判性思维,AI难以胜任。

6.科学研究与创新类

科学家、研究人员:科学研究需要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以及跨学科合作,这些都需要人类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技术研发与创新:虽然AI可以辅助技术开发,但突破性创新仍需要人类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7.复杂管理与决策类

企业高管、战略顾问:高层管理需要综合判断、战略规划和领导力,这些是AI难以完全复制的。

政策制定者: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AI可以辅助分析,但难以替代人类的决策能力。

8.手工艺与技术类

工匠、手工艺人:手工艺依赖于精细的手工技能和独特的艺术表达,AI难以完全模拟。

高端维修技师:复杂的设备维修和保养需要高度的技术经验和现场判断能力。

9.宗教与精神类

神职人员、宗教领袖:宗教和精神领域需要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信仰引导,AI难以替代。

10.跨文化与语言类

翻译与口译(高端领域):虽然AI可以处理简单的翻译任务,但高端的文学翻译、会议口译等需要文化理解和语言技巧,AI难以完全胜任。

根据deepseek的预测,上面这些专业往往需要情感共鸣与同理心、创造性与艺术表达、复杂决策与道德权衡、个性化服务与互动、跨学科综合能力等核心能力,而AI在这些方面仍存在局限。

因此,未来10年内,这些领域仍然需要人类的参与和主导。

其中创意与艺术类专业应该是准备走艺术或者已经是艺术类专业学生所重视的。

02

创意艺术专业中哪些和人关系更紧密?

在创意与艺术类专业中,选择那些强调人类情感、独特视角和复杂创造力的专业,将更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保持竞争力。

以下是deepseek预测的在创意与艺术类专业类别里一些与人之间联系更紧密、值得选择的专业及其原因:

1.纯艺术

原因:纯艺术强调个人表达和情感传递,这些是AI难以复制的。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深度,依赖人类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这是AI无法完全模拟的。

建议方向: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

2.影视制作与导演

原因:影视创作需要深刻的叙事能力、情感共鸣和对社会文化的理解。虽然AI可以辅助技术制作,但导演的创意构思和情感表达是核心,难以被替代。

建议方向:电影导演、编剧、纪录片制作等。

3.音乐创作与表演

原因:音乐创作涉及情感表达、文化背景和个人风格,而现场表演更强调与观众的互动和即兴发挥。AI可以生成音乐,但难以替代音乐家的独特情感和现场表现力。

建议方向:作曲、演奏、音乐制作等。

4.创意写作

原因:写作需要深刻的情感洞察力、文化理解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虽然AI可以生成文本,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需要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

建议方向:小说创作、诗歌、剧本写作等。

5.时尚设计

原因:时尚设计不仅仅是功能性设计,更是文化表达和个人风格的体现。设计师需要敏锐的时尚嗅觉和对社会趋势的洞察,这些都是AI难以替代的。

建议方向:服装设计、配饰设计、时尚品牌管理等。

6.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UX/UI)

原因:虽然交互设计涉及技术,但其核心是理解人类需求、情感和行为。优秀的设计师需要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并将技术与人类体验结合。

建议方向:用户体验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艺术等。

7.文化研究与策展

原因:文化研究和策展需要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知识,以及对艺术品的独特解读。策展人通过展览传递思想和情感,这种能力难以被AI复制。

建议方向:艺术策展、文化研究、博物馆管理等。

8. 手工艺与传统艺术类

陶瓷、刺绣、木工等手工艺:这些技艺依赖于工匠的手工技能和艺术表达,AI难以完全模拟。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艺术形式往往承载着文化记忆和历史价值,需要人类的传承和发扬。

这些艺术类专业难以被AI取代的核心原因在于艺术的创作依赖于人类独特的情感、创造力、文化理解能力、互动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统筹。

最重要的是人类社会中每位艺术家都具有独特风格,而AI缺失的这部分综合能力会导致其无法完全模拟和制作带有艺术家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

因此,可以看出,AI可以辅助人类进行艺术创作,但无法成为艺术创作的主导者,这些领域仍将需要人类的参与和主导。

毕竟艺术不仅仅是技术的产物,更是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的表达。

03

人类如何强化创意能力?

想要从事创意与艺术类行业,需要离不开创意艺术能力,那如何强化和提升自身的创意艺术能力呢?

以下是根据的建议以及美行思远往年学生分享的申请经验中,总结的几条可以从不同方面强化创意艺术能力的建议:

1. 学会用情感表达与用户产生共鸣

艺术创作的核心在于传递人类独特的情感和体验,是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个人情感、思想、记忆或社会体验的媒介,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展示。

就像是梵高用扭曲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构成的《星空》,向大家传递他内心的孤独与躁动。就像是贝多芬在《命运交响曲》中音符的起伏映射了他与耳聋抗争的痛苦和对命运的不屈。

这些作品之所以经典,正是因为它们承载了艺术家真实的情感历程,而非仅仅追求形式的完美。

而人类体验的独特性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与其生活背景、文化环境、个人创伤或喜悦紧密相连。就像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通过超现实场景隐喻现代人的孤独。他之所能写出这么多的优秀作品是源于他对战后日本社会的观察与反思。

这些体验无法被技术进行标准化或数据化,因为它们是艺术家独一无二的“生命密码”。因此,在创作作品时加入自身的情绪,用自身的情感引起用户的共鸣,是人与人之间所特有的“双向缔结”。

2. 培养自身文化艺术素养

艺术往往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需要艺术家们有深刻的理解和创新能力。AI可以学习现有的艺术风格,但难以创造出具有文化深度和时代意义的作品。

因此艺术家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我文化素养和视野,提升被AI替代的可能性:

第一、注重阅读与学习。广泛的阅读与艺术相关的历史书籍,了解艺术历史、设计理论、文学经典等,有利于提升文化素养。

第二、培养自我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多关注社会现象、文化趋势,及时思考相关现象的产生,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第三、多看相关展览。看展能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3. 提升综合判断和跨学科能力

艺术创作往往需要综合判断和跨学科能力。

例如,导演需要统筹剧本、表演、摄影等多个方面,这种综合统筹,多线并开的能力是AI难以替代的。

同时,还需要多学习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会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如编程、心理学、市场营销等知识,增强自我的创意思维的启发。

4、多做艺术类项目的作品

想要最直接提升创意艺术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多做与创意艺术相关的作品,自己做作品、竞赛和实习是最直接有效的三种途径。

参加艺术、设计或写作类比赛,可以积累经验和荣誉。参加与目标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可以让自己对行业和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除此之外还有自己多做一些个人项目如拍摄短片、设计服装、举办小型展览等。

在做作品的时候可以从两个维度提升:

第一、作品形式多样化

多做不同类型的作品,如绘画、摄影、设计、写作等类型,在作品中展现多方面发展的能力。

SFK往期就有学生在制作作品集时,从装置、摄影摄像、VR等多方面展示个人能力,最终成功拿到梦校的录取offer。

第二、作品含有深度

在所有的作品中选择1-2个作品进行深入打磨,让作品的观看者能够从中看到创意的诞生来源、制作过程以及在制作时是否有对社会现象以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思考等环节。

以上是DeepSeek的预测。但对于行业发展,大家肯定更希望听到真正的从业者,从实际工作出发,探讨AI的发展会对个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导致大批量的人群失业,以及AI对艺术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有多大?

来自阿里、百度、歌华文化、完美世界等资深行业大咖对AI怎么看?

来自阿里、百度、歌华文化、完美世界等的资深艺术从业者,以及国际品牌设计杂志主编、新锐品牌创始人等跨界艺术家,将从实际工作中出发讨论AI对他们工作的影响,以及应该怎么更好的利用AI等话题内容。

欢迎点击了解教育展详情

这些艺术界大咖在3月将齐聚美行思远第16届春季艺术教育展,共探关于AI、关于就业等相关的话题。

热烈欢迎各位家长朋友能够来到教育展活动现场,与大咖们一起面对面讨论呀!

本文版权属于美行思远(www.mxsyzen.cn),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业艺术留学作品集辅导 400-6688-773
商务合作:pub@mxsy.cn
Address
北京总部:朝阳区百子湾路33号院6号楼A座2M层211号 音乐校区:朝阳区百子湾路33号院6号楼万利中心B1
微信公众号
艺术院校最新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