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88-773
美行思远艺术留学
美行思远>艺术资讯>留学指南>Design+火了,港校“艺术+技术”专业,布局未来10年

Design+火了,港校“艺术+技术”专业,布局未来10年

来源:美行思远时间: 2025-07-05 12:20 阅读: 免费留学咨询电话:400-6688-773
申请国家:美国
  •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法国
  • 其他
申请专业:服装设计
  • 服装设计
  • 交互设计
  • 平面设计
  • 景观设计
  • 建筑设计
  • 室内设计
  • 工业设计
  • 插画设计
  • 动画
  • 纯艺术
  • 珠宝设计
  • 摄影
  • 城市规划
  • 多媒体设计
  • 时尚买手
  • 纺织品设计
  • 绘画
  • 其他
申请学历:本科
  • 本科
  • 研究生
  • 其他
目前最高学历:高中
  • 初中
  • 本科
  • 研究生
  • 大专
  • 中专
计划出国时间:2024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游戏、动画、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IP衍生开发产业近几年的发展在国内掀起了巨浪,由这些产业衍生出的职业也逐渐成为当今市场最紧俏的岗位选择。

这些行业背后的数字媒体艺术、智能交互设计已经跳脱出传统艺术学科,注入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元素,形成艺术跨学科新风向。

在「艺术+科技」学科教育上,香港地区的大学早就赶上了时代的洪流,推出了众多符合时代发展的跨学科专业。

01

30亿港元砸向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港校大力推动「艺术+AI」

近几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2024年,香港政府特别拨出30亿港元,启动了一个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支持本地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突破科研上的瓶颈。

在「人工智能」风向标的驱使之下,港校纷纷将“艺术+科技”视为新战场,推出了一系列融合AI、设计、娱乐与人文的顶流专业,既颠覆传统学科界限,又直指未来就业风口。

这几年,港校们都做了哪些举措:

除了在政策上给出明确的引导外,香港院校在去年也发出了“艺术+科技”专业扩招的信号。

港校扩招比例上升20%

新增STEAM学科,注入艺术DNA

“高才通”名单中增加了4所海外艺术设计学院: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

自2024/2025学年起,港八大将非本地招生比例从20%提高到40%,内地生去香港读书的机会更多;

港城大、港科大、港大成立计算机、人工智能方向的新学院鼓励跨学科研究,重点加强STEM方向的人才培养。

除了STEM,香港还在STEM基础上增加了艺术(Arts)学科,即STEAM教育,强调将艺术的创造力和思维方式融入STEM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例如,香港教育大学设有STEAM教育中心,致力于推广STEAM教育理念和实践。而且著名的香港八大都设有完善的“艺术+科技”的专业。

港大QS排名上升6位,跃居全球Top11

世界百强席位,港前三稳得一批

前不久刚刚发布的2026 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地区的大学在排名上再次刷新纪录!

·香港大学较去年上升6位,跃居全球Top11;

·香港中文也较去年上升4位,位列Top32;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均上升3位,分别位列Top44、Top54;

·香港城市大学依旧稳居前百强,位列Top63。

港校学术排名逐年上升,不难看出其学术实力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高,选择香港地区的院校对于未来毕业后的认可度也是极具保障的。

如果锁定香港地区,目前有哪些热门专业需要重点关注呢?

02

Design+、创意媒体、交互...

港校艺术跨学科有哪些选择

香港大学:

Bachelor of Arts and Science in Design+

香港艺术跨学科专业的选择中最热门的当属港大的Design+,因为462:1的申请席位竞争可以看出这个专业究竟有多火。

462个申请者竞争1个名额,究竟是为什么呢?

与其他艺术跨学科不同的是,港大的Design+“跨”学科的领域非常广,无论是文、理、工程、材料、计算机、还是AI...这些领域都可以和设计组合。

其次,Design+不仅仅看重学科之间的专业构思,而是从不同学科的理念、思维出发,综合培养学生在跨学科专业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Design+采用项目式学习,学生可在用户体验设计、可持续产品、智能城市、人机交互等感兴趣的方向深入发展。学校还提供实习、行业合作项目及创业支持等机会。

课程涵盖社会科学与人文(如行为科学、社会影响研究、伦理与创新)等内容。

Design+是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下设的跨学科双学位项目融合建筑、工业设计、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等多领域知识。

该专业与清华大学、纽约等顶尖工作室合作,为学生提供跨国交流实践的机会。

申请该专业,高考生可通过高考成绩申请,其中英语成绩建议在130分以上,满分150(无文理限制);

其次,需提交原创作品集,在创作项目中呈现每一步思考、实验、灵感及设计稿,且期待学生有综合不同专业能力的产出,选题能把握科技发展并应用于不同领域和主题。

还需面试,通过初审后需参加全英文面试,考察综合能力。

就读该专业未来可从事用户体验设计师(UX Designer)、服务设计师、设计策略顾问、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社会创新顾问等职业。

在2025申请季,美行思远学员也收获了不少香港大学本科交互设计、数字媒体等艺术跨学科录取(部分offer展示):

香港科技大学:

综合系统与设计 BSc Integrative Systems and Design

港科的综合系统与设计(ISD)专业聚焦于跨学科、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基于情境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技术能力。

专业涵盖人工智能、元宇宙、智能材料等前沿主题,课程内容包含嵌入式系统、产品设计工程、高级数字设计、先进制造、独立研究等。

该专业为学生提供多学科培训,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获取设计与系统思维、特定技术知识及创业精神。

课程以团队和项目式学习为主,四年学习中持续参与项目。

高考生建议高考总成绩达一本线以上,英语单科建议120+分,满分150分;且学生通过港科大独立招生系统提交申请;

需要提供作品集。提交设计和技术项目经验(DTP),展示视觉设计、3D建模、数字作品或原型开发能力。提交形式可以是作品图片、时长不超过5分钟的短视频或项目文档。

完成该专业,未来可成为设计工程师,担任技术顾问和分析师,产品架构师和经理。

在2025申请季,美行思远学员也收获了不少香港科技大学 ISD 本科录取(部分offer展示):

香港城市大学:

创意媒体方向

港城的创意媒体学院是香港首个以跨学科为核心的新媒体教育项目,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创意媒体领域的综合能力,融合艺术创意、技术应用与批判性思维。

创意媒体在本科阶段分为3个专业方向:

·BA创意媒体:专注于融合艺术、文化和媒体科技的课程,内容广泛,包括电影、动画、摄影、声音艺术、装置艺术、互动媒体、电子游戏以及新媒体艺术等众多学科。在创意媒体领域,尤其重视“设计制作”的过程。

·BSc创意媒体:结合了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内容。学生们不仅要精通媒体创作相关的设计技能,还要学习编程、数据结构与存储、应用算法、软件工程、AI游戏开发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等多门课程;

·BAS新媒体:专注于融合艺术、文化和媒体科技的课程,内容广泛,包括电影、动画、摄影、声音艺术、装置艺术、互动媒体、电子游戏以及新媒体艺术等众多学科。在新媒体领域,尤其重视“内容产出”的重要性。

内地学生可通过高考统招,且高考成绩总分达本科一本线;其中,英语单科在125+分或以上,满分150分;

作品集需展示学生创意与技术结合的能力,如摄影、短片、编程项目等。

该专业未来可从事动画设计师、数字营销、互动产品设计、游戏设计师、游戏美术师、创意策划、广告制作等。

在2025申请季,美行思远也帮助学员成功申请到了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创意媒体理学本科录取(部分offer展示):

香港理工大学:

交互设计 BA(Hons)Scheme in Design

香港理工大学交互设计专业专注于培养学生在人与产品、系统、环境之间交互设计的专业能力。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涵盖交互设计基础、用户体验研究、信息架构设计、交互界面设计、交互编程、可用性测试等核心内容。

内地学生可通过高考成绩申请,不区分文科、理科生;

申请该专业,需提交包含3-5个完整项目作品集,重点展示用户研究、原型设计及技术实现能力。例如:交互式APP设计、智能硬件开发案例或服务设计流程。

未来可从事: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智能硬件交互设计工作等。

在2025申请季,美行思远帮助学员成功拿到了香港理工大学交互、数媒、产品创新与智能制造设计本科录取(部分offer展示):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港校「艺术+科技」的热门专业外,英国、美国等国家也有非常多艺术跨学科专业选择。

未来10年,中国的创意设计产业在数字媒体艺术、智能交互设计、文化IP衍生开发等领域大力发展,对该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将持续上升。

前不久,美行思远也为同学们分享了香港本科升学的四大路径高考统招、自主招生、国际课程体系以及香港DSE,不同路径适合不同背景的学生选择。

本文版权属于美行思远(www.mxsyzen.cn),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业艺术留学作品集辅导 400-6688-773
商务合作:pub@mxsy.cn
Address
北京总部:朝阳区百子湾路33号院6号楼A座2M层211号 音乐校区:朝阳区百子湾路33号院6号楼万利中心B1
微信公众号
艺术院校最新排名